研支团党支部扎根西部基层展风采

作者:来源: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党工委浏览次数:4182022/05/30 17:46

202112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党工委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正式成立这是我校学子第⼀次真正走进祖国西部通过传播教育的方式接近西部的孩⼦,了解他们教育和生活的现状,体味到新身份——人民教师的酸甜苦辣在积极参与西部建设的同时他们也肩负着传播传递东西部文化交流的使命彰显着奋发有为的青年党员的风采


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现由王瓅珠张梦蝶汤文萍三名青年党员组成在上级党组织暖心关⼼与爱护支部成员们除日常在坚守工作岗位外还秉持着执着与奉献的信念结合理论思想交流和实践学习在汶川当地绽放青春之花


一、提前谋划、精心准备

在来汶川中学之前成员们已经在⼼理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对成员们来说,是⼀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活规律,要求成员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是第一批支教团队,成员们对这⾥情况不清楚,来这⾥⼯作,必须靠⾃⼰成熟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平和⾼尚的道德风范,才能赢得当地领导教师的信任,⼯作才能做好。这需要成员们不断地努⼒学习,进⼀步提⾼⾃⼰的各⽅⾯的素质,才能创造性的完成⽀教⼯作。对此,成员们以掌握常用知识技能为目标,积极参与全国、江苏省等不同层级的师德师风专题警示教育活动、教师基本素养、中小学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学理论、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前往实习学校培训以及样板课程探索等加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参与党史学习教育、聆听主题团课、阅读红色书籍、参加青马工程,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从多个维度聆听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发展史等。

二、积极主动、开拓创新

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成员们锻炼的“必修课”。达到汶川隔离结束后,成员们认真贯彻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在团县委的积极帮助下,首先前往了08年汶川地震的漩口中学遗址,通过录播形式,向各位江苏的老师、同学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汶川地震的带来的疮痍满目,更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崭新的汶川新成就和自强不息的汶川精神。


对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和开展情况,成员们三也主动前往疫情防控指挥部、疾控中心、高速闸口等防控一线,为辛苦的工作人员献出成员们的关心和帮助。

在汶川中学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成员们8月底顺利前往报道。正式开展支教工作。在工作之余,成员们会走访当地的红色景点,例如汶川博物馆、红军桥、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传颂用血肉之躯重塑民族未来的川军精神,了解汶川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针对疫情防控宣传,对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人群宣讲防疫知识,守护汶川的卫生健康。深入当地农村基层通过走访了解当地农民生活发展同时,也会对汶川的母亲河——岷江,进行河滩保护,守护汶川的环境健康。

在特殊的传统节气和节日下,成员们也在积极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结合汶川特色组织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例如在冬至日,与特教孩子们一起包饺子,送上冬至温暖;在植树节,为汶川的绿色健康发展栽下一株株希望;在清明节,前往汶川烈士陵园,瞻仰在地震中为救助他人、保护国家财产而牺牲的各位烈士。

成员们开拓创新,积极结合汶川特色和当地要求开展建设活动,也被中青网、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微汶川等微信平台所宣传,也积极主动在四川省项目办分享会以及团县委的工作分享会上与各位领导、伙伴沟通交流进步。

三、走深走实、加强学习

习总书记曾强调,关于理论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来到汶川后,成员们针对时事热点、专业新闻、工作要求等内容开展了多次的重点学习。

7月达到汶川后,就立即参与阿坝州的当地的培训课程中。成员们通过集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励志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要为汶川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虽然因为疫情成员们进行了隔离,但在隔离期间成员们共同学习教学技能,热烈探讨东京奥运会上的中国精神。参与公文写作培训,加强笔杆子力量。针对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今年的两会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做到及时学、跟进学。共同观看《榜样》、《感动中国》、当地特色红色电影《山歌》,共同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系列讲话,留下感想,共同交流。

在夯实理论功底的同时,成员们也在不断将理论同成员们的支教工作相结合,例如开展的线上团课云分享、观看天空课堂、帮助指导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在将成员们的理论学习和支教职责相结合的同时,也在不断帮助学生们塑造新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这样的期望作为支教团的志愿者三位成员将继续扎根西部谨记母校嘱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西部地区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稿/王瓅珠;图片/王瓅珠;审核/徐霞 赵瑞雪


联系电话:025-86869618
办公信箱:ygw@njmu.edu.c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邮编:211166
CopyRight 2022 ©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党工委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